来点银子审核多久


刚刚注册怎么就是白银会员?如果每个人搞点银子都很容易的话 , 中国的贫富就不会相差那么远了 , 亲 。 。 。
如何鉴定银子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钱?很多人都讨论过 。 现在很多人其实是毫无概念的 。 特别现代某些电视剧误导 , 好象古时候老百姓随时都带着银子上街 , 随便买个馒头要一两银子 , 简单吃顿饭上百两 , 给小二打赏也十几两 , 几十两 , 好象一两白银跟我们现在一块钱似的 , 显示出当前中国的影视创作人无知和不认真到了何等程度 。 要知道万历年间国库年收入才达到200万两 , 而且还是经过张居正改革后国库收入丰富才有的数字 。 其实古代大部分老百姓一辈子都没有见过银子 , 他们使用的都是“钱” , 即铜板 , 我们常说的“没有钱” , 就是指没有铜钱 。
白银和黄金是朝廷明令禁止在民间流通的货币 , 所以民间大多用钱或钞 。 钞:就是布做的货币 。 大量使用铜钱不方便 , 于是“而商贾沿元之旧习用钞 , 多不便用钱 。 ”《明史》志第五十七 食货五 。 所以说 , 进行大宗货品交易的商人是用钞的 , 而不是整箱子整箱子的用白银和黄金 。
我们这里要讨论的是明朝末年白银与现在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。

首先要了解 , 铜钱 , 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 。 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 , 这是常常变动的 , 不同朝代兑换比例不一样 , 同一朝代不同时期也不一样 , 不像现在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 。 另外 , 明朝一斤相当与现在的596.8克 , 一斤十六两 , 一两折合现在的37.3克 。
根据以下描述:
“每钞一贯 , 准钱千文 , 银一两;四贯准黄金一两”《明史》 , 志第五十七 食货五 。
“於是户部定:钞一锭 , 折米一石;金一两 , 十石;银一两 , 二石 。 ” 《明史》 , 志第五十四 食货二 。
“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:8上涨到20世纪中期和末期的1:10 , 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 , 达到1:20 。 ”
可知明朝前中期黄金白银比为1:4或1:5 , 而1644年前后境外白银大量流入 , 1两黄金约可兑换8两白银 。
得到第一个结论:1两黄金=8两白银=8000铜钱

要讨论货币购买力 , 一般通行的是两种方法 。 一种是以黄金的价格作为基准来换算的 , 以国际金价来推算白银和铜钱今天的价值 。 另一种方法则是同时使用米价和银价作为基准 , 来进行推算的 。
1) 国际黄金基准牌价 , 金价基本上在600美元一盎司周围波动 。 我们就以600美元(2006年9月26日)为一盎司 。 一盎司为31.1克 。 明朝1两为今天的37.3克 。 这样一算明代一两黄金相当于719.6美元 , 以今天(2006年9月26日)的外汇基准价来算 , 100美元兑换人民币 791.5元来算 , 相当于5695.75元 。 根据1两金为8两银 , 1000钱换算 , 明末一两白银相当于711.97元 , 取712元;一文钱等于0.7元 。

2) 白银基准国际牌价 , 银价基本上在11美元(2006年9月26日)一盎司周围波动 。 同金价的换算相仿 , 一两银子也就是1000铜钱 , 相当于104.4元人民币 , 取105元 。
3) 米价基准 。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 , 米价如下:
明神宗万历时(16 , 17世纪之际) 白米(石)0.7-1两
明崇祯十四、五年(1641 , 1642) 米(石)3.6两(南京一带大灾时空前高价);米(石)5两(上海米价)
明崇祯末、清顺治初 米(石)2-3两
崇祯后期 , 灾荒加上战争 , 粮价上涨很厉害 , 同样1两白银买粮食可能买不了多少 , 可是买其他东西的时候却有可能很值钱 , 因此这阶段的数据不能作为一般购买力的参考 。 这里采用万历时期的最高价格作为一般物价水平 , 取每石1两白银来计算 。 明代1石合94.4公斤 , 按照现在大米价格3元/公斤计算 , 一石米折合人民币283元 , 即1两白银折合283元人民币 。

推荐阅读